本次“普洱茶的復興,港臺普洱茶的市場與發(fā)展”線上對談,是曉德書號“普洱茶激蕩的三十年”系列活動之一,我們通過邀請普洱茶復興的親歷者,與大家共同分享對普洱茶發(fā)展歷史認知,從多角度、多維度去呈現(xiàn)普洱茶真實歷史。
李峻老師從自己收集整理的歷史資料以及對港臺茶人貢獻研究與追溯和李鈺老師對對港臺茶人參與普洱茶歷史情況高度熟悉,整個直播過程精彩紛呈,原計劃為2個小時的直播,兩場直播時間都超過3個小時。
本次的系列主題直播,是曉德書號一次全新嘗試,我們希望能夠與更多像李鈺佐茶這樣優(yōu)質普洱茶文化傳播賬號合作,共同探討研究有價值議題,給普洱茶文化構建高質量交流學習平臺,傳播普洱茶文化正能量,讓更多人從多維度去了解普洱茶歷史。
精彩觀點
一、恢復壓制工藝
(1)港臺茶人在進行壓制茶品時,并沒有掌握完整的傳統(tǒng)工藝,對普洱茶制作也沒有嚴格工藝要求,只要求能壓成餅就行;
(2)港臺茶人在古六大茶山對普洱茶溯源,讓云南人意識到了古樹茶價值,讓云南人逐漸意識到了資源優(yōu)勢;
二、炒作老茶市場
(1)為了炒作老茶市場,對普洱茶文化進行了系統(tǒng)梳理,充分發(fā)揮了港臺茶人系統(tǒng)整理相關文化強項;
(2)普洱茶書籍出版,讓更多人有了系統(tǒng)了解普洱茶機會,有利于普洱茶文化進一步普及;
(3)總結出了普洱茶“越陳越香”核心價值,為普洱茶復興騰飛插上了翅膀;
三、有意識梳理普洱茶品鑒體系(以鄧時海著作《普洱茶》為代表)
1、干濕倉
1)“八八青”出名的原因:
(1)這是第一批干倉茶,是濕倉到干倉承前啟后的一款茶,所以才出名;
(2)八八青有大量存貨,是有量干倉普洱茶,有很高商業(yè)價值;
(3)當時普洱茶風味審美在進行迭代,市場更能接受“自然、干凈、清新”風味;
2)普洱茶干倉是歷史必然:
(1)干倉茶符合普洱茶消費需求;
(2)干倉茶符合消費者口味偏好;
(3)隨著倉儲普及,干倉存儲年份茶得到普及;
(4)要避免倉儲地域敵對,要感受不同倉儲地倉儲風味差異、風味多樣性以及感受倉儲的可玩性;
3)李鈺的倉儲建議:
(1)不存來路不明茶葉;
(2)邊存邊喝,更好了解普洱茶陳化;
2、喬木
(1)讓原產地的人充分意識到古樹茶的優(yōu)勢,意識到云南古樹茶資源的寶貴;
(2)概念存在一定的誤導性,造成了“臺地茶”與“古樹茶”對立;
(3)喬木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對普洱茶更好品質追求;
3、茶氣
(1)因個體差異,對茶氣的理解與感知有差異;
(2)普洱茶應該“說人話”,要回歸常識,要避免陷入到玄學體系,讓更多人能理解,減少認知壁壘;
4、越陳越香
越陳越香是普洱茶的核心價值
(1)越陳越香和其他茶類有了極具辨識度的差異性,讓普洱茶從以“新鮮”競爭話語體系中另辟蹊徑;
(2)越陳越香放大了年份茶價值,同時減少了消費者和經營者保質期焦慮,讓消費者和經營者負擔較?。?/p>
(3)讓普洱茶因為陳化而變成的風味提升,轉化成了價值的提升;
5、茶譜
(1)讓更多人簡單直觀認識更多茶品;
(2)茶譜中有一些有意無意的錯誤,引發(fā)了關于一些茶品真假的爭議;
四、普洱茶生熟分類開始(生茶概念的推廣與接受)
(1)促進生茶內銷市場的發(fā)展,推動了茶山生產加工環(huán)境及技術的提高;
(2)生茶生產工藝逐步規(guī)范,逐步普及,吸引更多的經營者,無明顯技術壁壘;
(3)普洱茶企業(yè)要有對應的標準。